欢迎访问丰原集团官方网站!
logo
✤ 集团研发
✤ 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级医药研发企业技术中心
✤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基本情况

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是2002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由丰原集团、天津大学、江南大学和中科院等离子所共同出资建立的国家级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开展菌种技术、发酵技术、分离提取技术、纯化技术、合成技术、聚合技术、环保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设有基因工程研究室、菌种研究室、发酵研究室、分离纯化研究室、生物材料研究室、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室以及分析检测中心,拥有有机酸中试平台、糖醇中试平台、生物基材料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中试平台和工业化试验基地。

2、科研院所合作

为提升菌种培育、分离纯化、合成聚合及生物基材料改性应用等技术研究,工程中心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江南大学、 浙江大学、东华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天津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环发所、中国农科院区划所等国内知名科院院所,在技术研发、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在菌种培育、分离纯化、合成聚合、材料改性及应用等方面建立了联合攻关技术平台。

3、科研能力

工程中心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研发能力强、工程经验丰富并具备生产实践经验的复合型科研人员;在玉米、大豆、木薯、小麦、甘蔗、秸秆等农产品及农林废弃物深加工领城,自主掌握了多品类有机酸(乳酸、苹果酸、丁二酸、3-羟基丙酸等)、氨基酸(赖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维生素( VC、VH、VE、VB5、VB6、VB9等)、醇类(酒精、丁醇等)、医药中间体等产品关键工业化生产技术;重点发展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产业,全面掌握三大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平台(聚乳酸、生物基聚碳酸酯、生物基聚氨酯),从菌种选育、发酵调控、分离纯化、聚合反应到应用技术开发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掌握非粮生物质生产秸秆混合糖联产植物源黄腐酸、并加工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的技术路线,拥有全球唯一可以实现秸秆纤维素混合糖工业化发酵的高产乳酸菌种,建成万吨级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有机肥示范生产线。

4、研发成果

工程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和参与了生物基化学品生物炼制、秸秆生物法制乙醇、自絮凝酵母清液生产乙醇等多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多项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取得了多项优异成果:包括秸秆纤维素转化利用技术,多种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和生物基材料等产品的生产技术;主持和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60余项;已取得各项发明专利190多项。被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发明专利“利用玉米芯或农林废弃物制备木糖醇的方法”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短链有机酸(3-6碳)发酵生产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生物基聚乳酸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技术”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技术工程产业化

工程中心多项技术成果实现了零的突破、已应用到丰原集团新项目中,建立了聚乳酸、生物基碳酸酯、生物基聚氨酯三大高分子材料平台,从生物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单体到高分子材料及其下游应用,实现生物基材料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其中秸秆纤维素制乙醇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进入安徽省省部会商机制,5000t/年秸秆纤维素制乙醇产业化示范线通过了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论证;省科技攻关项目“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L-乳酸产业化技术”建成1000t/年产业化示范线并通过了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一步发酵法L-苹果酸技术建成国内首条发酵法L-苹果酸生产示范线建设;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建设的中国首条年产5000吨乳酸、3000吨聚乳酸产业化示苑线建成投产;100吨/年秸杆制糖试线技术验证成功、1.5万吨/年秸杆制糖联产黄腐酸项目于2023年4月15日通过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认证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industry-3


蚌埠网络公司